天一学院分数线(天一学院百度百科)【图】 天一学院分数线 四川天一学院分数线2021是150分以上。民办四川天一学院的录取分数线是根据考试区域来划分的,一般需要考到150分以上,但是民办四川天一...
天一学院分数线(天一学院百度百科)【图】
天一学院分数线
四川天一学院分数线2021是150分以上。民办四川天一学院的录取分数线是根据考试区域来划分的,一般需要考到150分以上,但是民办四川天一学院各个专业录取的分数是有一定差别的。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成立于1991年。1994年,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为独立设立的全日制高等学校。初秋开始招生,成为中国第一批(7所)、西南地区第一所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序列的民办高校。
2000年1月,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学院获得单独成人教育资格,是全省最早开展继续教育的民办高校。同年,学院获得学生“大专升本”资格。
2004年,被省教育厅批准为全省首批(42所)实施学分制改革的试点学校之一,是16所高职院校中唯一的民办高校。
2007年,经四川省教育考试院批准,学院成为“高职院校与自学本科衔接试点学校”,并与本省部分本科院校合作。
2008年12月,成功完成四川省教育厅组织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估。是全省首批按照教育部新的评价方案进行评价的高职院校之一。
2012年,高校招生人数创历史新高,办学规模首次突破万人。
2014年,学院成功入选四川省第三批成人高等教育学分制改革试点大学。
2015年,学院被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和四川省教育部批准进入单独招生改革试点高职院校,首次实施单独招生,开设市场营销、工程成本、航空服务、会计信息、汽车技术服务营销、秘书等六个专业为单一招生专业。2016年,高校单一招生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2015年9月,学院被四川省教育厅列为首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之一,致力于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机制和制度。
2016年,学院正式启动升格本科院校工作。
2018年,学院被列入四川省“十三五”本科院校规划。
2019年,学院入选教育部第二批“11”X“证书试点院校。
2020年,学院中华传统文化学院当选全省重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学院(培育项目)。
2021年,学院“233X四川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被认定为人才培养模式。
在发展过程中,学院牢牢抓住我国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的大好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天阔地远,一路非凡”的精神气魄,敢于冒险、敢于做事、敢于做第一的勇气和气魄,适应市场需求,服务地方经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以服务为宗旨,以质量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促进学院工作不断发展,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院发展已成为普通大专教育为主,继续教育为辅,多专业、多形式、多层次办学,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民办高校。
学院荣获“中国十大优秀民办高校”、“中国十大诚信民办高校”、“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学校”、“影响中国西部十大高校品牌”、“四川省十大教育品牌”、“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四川省高校后勤管理先进集体”、“高校定点扶贫先进单位”、“2019年省级定点扶贫先进部门(单位)”等荣誉称号日益增强,为学院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更有益的自然条件。
天一学院官网
天一学院官网:http://www.sctianyi.net/p/
2014年9月,学院一期工程在德阳绵竹二环东88号建成投入使用。学院占地1230多亩,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其中学生宿舍面积9.5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15.7万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收藏书籍130多万册。学院实际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校园绿地面积60%以上。有1000多种花草植物,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风景宜人,被誉为“花卉校园”。
学院设有计算机培训中心、物流培训中心、中医药培训中心、文化创意培训中心等12个校园培训基地,与行业和地方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目前,校园实验培训200多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亿元,教学计算机2600多台。
学院实行院系(部)二级管理。管理部门有教学事务部(包括教务处、科研部、培训信息中心)、学生事务部(包括学生办公室、招生办公室、就业办公室、安全办公室)、综合事务部(包括党政办公室、人事部、财务部、后勤部);教学部门包括健康产业学院、未来数字创意产业学院、人文艺术设计系、工商管理系、会计系、建筑工程系、信息工程系、思想政治(基础)部等。
学院党委重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党委、党政联席会议和民主生活会议制度。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确保了学院正确的办学方向和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的实施。学院教育代表大会、工会、共青团委员会、学生会等共青团组织的完善,在民主决策、社会服务和各种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2021年5月,学院有1万多名全日制普通专科学生。紧紧围绕四川,进一步推进“一干多支、五区协调”、蜀兴川与成德眉资同城化的发展理念共有艺术设计、护理、医学美容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康复治疗技术、中医药、营销等46个专业,主要包括电子与信息、医疗卫生、旅游、金融贸易等9个专业类别。
各专业教学始终坚持加强“素质、知识和能力”,培养以“能做、能说、能合作”为特色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在素质培养过程中,以“培养健康人格,呈现优雅品位”为导向,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质;在知识教学中,以“奠定能力基础,丰富素质”为主线,让专业基础知识为提高素质和能力提供有力支撑;在能力培养中,既要把“三能”思想融入课堂教学、素质拓展和校内外实践实践,又要有效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近年来,为积极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强重点学科和优质课程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建设和改革,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