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林业大学官网(西南林业大学是几本)

西南林业大学是西南林业大学,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独立的林业大学。以林业工程、景观、园林、农林经济管理为传统优势,生物环境科学与工程为显著特色,科技、农业、文法管理等学科协调发展。 西南林业大学官...

西南林业大学是西南林业大学,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独立的林业大学。以林业工程、景观、园林、农林经济管理为传统优势,生物环境科学与工程为显著特色,科技、农业、文法管理等学科协调发展。

西南林业大学官网(西南林业大学是几本)插图

西南林业大学官网网(西南林业大学官网网站)【图】

西南林业大学官网

西南林业大学官网网址:http://www.swfu.edu.cn/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工作,本科专业83个,中外合作专业1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10个,其中国家一级重点学科3个,优秀农林人才培训计划专业4个,优秀工程师培训计划专业3个,省特色专业5个,中国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4个。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7项,二等奖19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500多个(含产学研项目52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2个。“林业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中心”被批准为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南林业大学-楚雄林业局紫金山林场科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被批准为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精品课程19门,省精品视频开放课程2门,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1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一流本科课程20门,省思想政治示范课程3门,省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项目3门。全国高校黄大年教师队伍1人,省高校黄大年教师队伍1人,教育部新农业科学研究改革实践项目3人,新工程研究实践项目2人(含1人)。云南省首批省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云南省首批新工程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互联网”中的学生“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创业园被评为省级青年创业示范园区,林业校园创业平台被认定为省级校园创业平台,是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学校被评为云南省创新创业学院、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典型经验大学、云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大学、云南省大学生自主创业先进集体、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先进单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
学校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拥有林业、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农林经济管理四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推荐优秀应届毕业生免考研究生院。目前一级博士点4个,一级硕士点15个,专业硕士点15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6个,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2个,省高校合作咨询共创学科2个,A类高峰学科1个,B类高峰学科2个,B类高峰学科优势特色研究内容1个,A类高原学科2个。2022年获云南省重点扶持一流学科3个,特色学科4个,新学科1个。学校植物和动物科学进入ESI世界前1%。

西南林业大学是几本

一本。西南林业大学是几本学校,需要根据生源地录取批次来看。西南林业大学在云南有第一批次招生,也有第二批次招生,但大部分为本科一批招生,我们通常认为西南林业大学是一本大学。(2017年起云南省合并原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为新的本科二批,保留本科一批,取消本科三批)。

西南林业大学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独立的林业大学,以林业、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农林经济管理为传统优势,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科学、工程、农业、文学、法律、管理等学科协调发展,是优秀农林人才教育培训计划、优秀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中西部大学基础能力建设项目支持学校。
学校起源于1938年云南大学森林系,成立于1958年昆明农林学院。1973年,昆明农林学院林业系与北京林业学院合并,南迁昆明,成立了云南林业学院。1978年北京林业学院搬回北京后,学校改为云南林业学院,由原林业部直属管理。1983年更名为西南林业学院,是林业部直属的6所区域林业本科院校之一。2000年,学校由原国家林业局直属大学调整为中央和地方政府联合建设,主要由省级管理。2010年更名为西南林业大学。
学校积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学校结构,现有林学院(亚太林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园林园艺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态与环境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机械与交通学院、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湿地学院、数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博物馆、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农林干部学院)、国际学院等21个教学单位。
目前,全日制本科生24958人,研究生3798人,博士生189人。员工1273人,全校教师正高级职称166人,副高级职称336人。目前,我国及省级以上人才共249人。中国数百万人才1人,中国高端人才特别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优秀贡献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教育部新时代优秀人才2人。云南省“兴云南人才”支持计划122人,其中科技领军人才1人,云岭学者5人,高端外国专家1人,创业人才1人,产业创新人才11人,著名教师9人,著名文化大师4人,青年人才90人。云南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5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省委联系专家13人,国家林业局教学教师3人,中国林业草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中国林业草原青年2人,云南青年学术技术领导33人,云南技术创新人才7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岭南现代招生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lnxdjs.com/5249.html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李老师(电话及微信 13560191905)

在线咨询: QQ交谈

QQ咨询: 1706308531

推荐微信和QQ联系,方便发送更多资料!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