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Zhejiang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Electrical Engineering是一所由浙江省机电集团有限公司举办,并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入选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Zhejiang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Electrical Engineering是一所由浙江省机电集团有限公司举办,并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入选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
浙江机电职业学院(浙江机电职业学院招生网)【图】
浙江机电职业学院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培养机电高素质技术人才为主的全日制公立高等职业院校。是中国示范高等职业院校,也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A档)。学院坚持“开放、合作、服务”的办学理念,坚持“求实、求精、求新”的校训。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经成为浙江省培养先进制造业人才短缺的重要基地,教育部“中国高技能人才短缺培养项目”53所学校之一。学院先后对教育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50强”“实习管理50强”进行评价;高职院校“服务奉献50强”“教育资源50强”“教育效果50强”。2015年被列入浙江省四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试点学院;2016年获首届浙江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院奖和“浙江省国际特色大学”建设单位;2017年成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职院校;2018年荣获世界职业教育学院联盟(WFCP)培养“高等技术技能”人才金奖。
该校拥有滨江和长安两个校区,占地918亩,建筑面积32.7万平方米,目前全日制学生10991人,教职工620余人,专任教师480余人,其中硕士、博士360余人,正高职称40人,副高职称132人,双师素质比例90.4%。目前,学校拥有国家高校黄大年教师队伍1支,首批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队伍1支,国家教学队伍1支,国家“万人计划”教师2名,国家“双师型”教师培训中心2名,国家教师2名,优秀教师2名,国家技术专家3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3名,国家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名,国家职业教育先进个人1名,国家技术专家3名,浙江省第二级2名,第三级15名。校内有25个实训基地,包括“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科研与技术服务、生产”五位一体的学校培训基地和266个各类培训基地。拥有“国家级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浙江省“十三五”高等职业教育示范培训基地、“浙江智造”省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培训基地、先进制造技术培训基地、模具智能制造技术培训基地、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培训基地、智能控制技术培训基地、3D打印应用技术培训基地、物联网技术培训基地等6个浙江省“十三五”高等职业教育示范培训基地。教学研究仪器设备总值3.11亿元。
浙江机电职业学院招生网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网址:http://zs.zime.edu.cn/
学校设有智能制造学院、自动化学院、现代信息技术学院、数字贸易学院、创意设计学院、添加剂制造学院、智能交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教学部门;设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28个专业,其中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智能制造)、智能化控制技术专业群当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我校有6个示范学校建设项目专业,浙江省高校“十三五”优势专业7个,重点学科5个。“二三”在学校实施X“人才培养模式,即“技术技能双层次人才培养;激励各专业分方向对准X个核心岗位,实施“3X5”课程体系,获得与岗位核心能力相匹配的岗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重视因人施教、分流培养,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决策权。目前,学校有74个专业方向。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7个,国内精品在线课程1个,省级精品课程25个。当前,学校获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二等奖7项,浙江省教学成果奖10项,二等奖5项。学校将“扎实的专业知识、突出的技术能力和优秀的综合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学生的技术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得率达到100%。近几年来,学生们在各种技能比赛中获得了450多项国家级、省级以上奖项。毕业生首次就业率平均在98%以上,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
我国863项目“汽车曲轴随动磨削机床及其相关工艺(国家863计划)”由学校承担、浙江省重大科技项目《五轴联动数控卷簧机开发》等一批产业化项目获得浙江省科技二等奖,《热流道技术与应用研究》获得浙江省机械工程科技三等奖,《基于激光干涉计量方法的水凝胶聚合过程监测》获得浙江省科技二等奖,《环保抗氧化铜基复合触头材料开发及其产业化》获得浙江省机械工程科技三等奖。、浙江省自然科学学术奖三等奖项是“高精度失真度测量仪的研制”。2019年度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高精度中小型SLM工艺与设备研发与应用》。学院共授权专利2436项,其中发明专利97项。技术成果转让已有14项专利发明,256项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和软件着作权成功完成。学院拥有“高端数控设备创新团队”“工业机器人研发与集成应用创新团队”、R&D机电一体化设备团队、“智能仪表技术创新团队自动化系统集成”、工业网络技术创新团队的协同控制、智能技术创新团队的材料成型与控制、“软智能生产线技术创新团队”、多个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如“液体传输技术与CAD创新团队”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新团队”。